AI与科技出海生态平台

追根溯源:关于智能制造产业的几点思考

智能制造这个话题从提出,发展到当今这个阶段,经历了技术创新与融合、产业重新变革与布局、企业转型与推进等多个环节。我们都知道,对于智能制造来说,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智能技术二者进行有机地结合,当前的智能制造企业往往缺乏独立的创新能力,而在大数据时代的当下,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去推动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与变革,成为了广大企业、用户的关注重心。


智能技术、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之间的融合并应用于产品的整个感知、分析、控制、制造、动态响应等阶段当中,对于企业在产品开发的整个链条与过程当中的优化与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智能制造的“关键所在”


对于智能制造来说,其带来的影响已经超出了某一家企业的营收和利润这个层面与维度,智能制造影响的是一个国家是否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这点我们从美国、日本等国家推出的“智能制造系统”、“先进制造伙伴计划”等战略与动作上就可以看出端倪。


世界上的很多经济发达国家都希望通过大力推动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从而能够快速实现技术的不断革新,从而能够让经济快速腾飞。我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起步不算晚,在很多细分领域当中都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尤其是在感知技术、控制技术、可靠性技术等领域当中,国内目前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是非常多的。


对于智能制造企业的改造和升级过程来说,其难易程度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在制造业缺乏独立创新能力的企业,就非常有可能导致智能制造企业在进行现代化业务发展过程当中形成滞后性的问题。


提到智能制造的关键点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多说一点,智能制造当中的很多智能设备的应用过程是基础,高精度数控机床、智能控制系统、机器人、3D打印系统、工业自动化系统、智能仪表设备等组成部分都是实现智能制造整个过程的关键节点。


通过对传统的制造业产品在生产过程当中的技术革新,以技术的创新去颠覆整个生产与设计的全部流程,同时对销售和交付模式也形成创新性的影响,是智能制造的关键突破口,当前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在很多企业当中已经开始进行相关的实践,例如华为通过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的全过程把企业各层级之间进行打通,贯穿整个企业的全流程,从设备、边缘计算到云计算,再到不同平台之间的云互联,真正实现了企业感知、分析、执行三个重要环节的全互联,让企业具备了闭环能力。

大数据意味着什么?


在我看来,智能制造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尤其是很多制造业企业在自我更新的过程当中往往需要很多更有针对性的方案和技术支撑,而个性化的支撑基本都需要从海量数据当中去挖掘结果和价值,同时在企业实现个性化服务的过程当中也同样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在这样一进一出的循环过程当中,数据的价值体现就变得显而易见了,因此,大数据对于企业实现智能制造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看来,对于制造业企业全面实现智能制造的愿景,需要提升各个环节的效率,设计、工艺、管理、监测、物流等一系列环节都需要进行提升与变革,这就需要企业从数据当中挖掘有用价值,从而去完成安全生产,提升企业整体的服务水平,乃至是不断改进生产的水平,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毋庸置疑,对于当今的制造业企业来说,应用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原有的设备控制和信息处理的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的制造业企业实现不断的变革需求,进入到大数据时代之后,智能制造更多的应用了高性能计算系统和云平台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改进和效率提升,通过对数据进行采集和云端分析,能够帮助制造业企业不断改变企业战略以及理念的变化。


在实现智能制造的过程当中,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企业之间的边界正在日渐模糊,尤其是伴随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制造业企业业务的互联互通也正在改变着很多企业的商业模式,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的首要任务就是需要快速了解技术与业务之间的必要性和关联性,就像现在很多企业在实现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从海量数据当中挖掘价值、重构企业架构等多个维度同步推进一样,大数据对于构建智能制造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为何要进行智能制造


众所周知,伴随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的阶段逐渐转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当中,而对于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等需求促使制造业成为了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主战场”。

当前原料、土地、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成本一直在不断上涨,这就使得原本利润就不怎么高的传统制造业在利润层面很难有一个持续的提升空间,那么对于提升质量效益、转变生产方式对于制造业来说是当务之急需要去解决的问题,那么,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


我们日常可以看到的是,制造业所影响到的行业不只有装备制造、航天飞机等这些遥不可及的领域,家用电器、食品饮料、服务产业等多个与普通用户日常息息相关的领域也能够看到制造业对我们带来的影响,可以说不管是B端用户还是C端的用户,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都将推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对于B端用户来说,利用制造业的技术应用去对业务实现更加准确性、适用性、耐用性的体验提升的话,对于像冶金、钢铁之类的企业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种应用,B端用户通过先进技术的介入实现感知环境、互联互通、远程可控等操作,是B端用户目前实现智能制造的主要方法之一。


而对于C端用户而言,智能制造则更多的是帮助用户实现商品的定制化和个性化需求,并且在对于商品的优质、智能服务与体验等过程当中均实现智能化的变革。具体来说,制造企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洞察市场需求,指导设计研发,从而为C端消费者提供符合用户预期、智能水平更高的产品。

智能化企业的实施路径


对于企业来说,在实现智能化变革的过程当中需要针对企业自身的业务需求出发进行分析,在一个合理并且具备延续性的规划和环境当中进行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服务等一系列的实施环节。在我看来,对于实现智能制造来说,需要在预期收益、成本、资金投入、时间跨度以及实施难度这五个维度当中去进行综合的考量。


毋庸置疑,数字化转型是当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做的一件事,企业在实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转型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去突破数字化设计这个问题,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艺优化、样品制造等诸多环节当中实现模块化的分立形式,让产品的整个流程能够按照原定计划进行制造并保证产品的质量,是制造业企业在实现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的重要环节。


对于企业来说,在实现智能制造过程当中,对于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呈现需要把数据连接与融合环节做到最好,并且还要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通过对生产全过程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决策、优化资源配置等操作,将产品的整个数字化工作实现数据流的打通,从而在根本上提升产品的制造效率。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还需要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一个集成化的平台,把不同生产环节当中的设备、软件和人员进行无缝的衔接,从而形成一整套互联、互通、互操作的生态系统。

智能制造未来的挑战


众所周知,在ERP、MES、CAD以及芯片、操作系统等很多维度当中其实国内企业都受限制于国外厂商,对于制造业来说,零部件以及工业软件等核心技术全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国内制造企业要想大量应用目前只能依靠进口,芯片、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设备目前很大比例上国内企业仍然需要依赖进口。从这点上来看的话,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完全实现智能制造的过程当中仍然还需要去打破技术的壁垒。


此外,当前中国的企业级市场当中约有85%的企业属于小型企业,有的甚至是微型的创业公司,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实现智能制造战略的过程当中往往会遇到自有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相关人才短缺等形形色色的问题,大部分中小企业目前只能申请智能制造的试点项目,在试点项目当中去不断的学习,从而挖掘出自身企业的价值所在,从长远来看,这些企业其实是很难融入到智能制造的“浪潮”当中的。


放眼未来,中国的智能制造战略要想追赶上国际的发展“浪潮”,就需要用我们的技术应用特色去和国外的制造业历史“打擂台”,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技术创新、市场推广、人才培育等诸多环节当中下大力气,多条腿走路,这样的话,中国制造2025的远大战略规划将会带动整个国内制造业,乃至国家经济的腾飞。

赞(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维端网 » 追根溯源:关于智能制造产业的几点思考
分享到

AI与科技出海生态平台

联系我们关于维端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